圖像語言的抽象表達法:假借法

以寫實為導向的圖像語言,要如何表達抽象意義呢?其中一個解決方法就是假借法。

案例1. 假借月亮來代表夜晚

夜歸/高橋松亭(1871 –1945)

夜晚是一個抽象的概念,圖像語言要如何畫出夜晚呢?

由於人們一看到月亮,就知道夜晚來了,因此,夕的甲骨文便假借月亮來代表夜晚。

在甲骨文用語(卜辭)裡,夕代表夜晚,例如:「今夕雨」、「王夕出」等。

後來,夕又分化出夜,以下是夕與夜的文字演變流程圖。

案例2. 假借鼻子來代表自己

如果你是倉頡,你會用什麼東西來代表自己呢?

自的甲骨文(如下圖)是鼻子的象形字,看起來像人的鼻子?還是動物的鼻子?

在甲骨文用語裡,這個象形字代表鼻子,例如:疾自(鼻子生病了)。周朝以後,自才被借用來代表自己。大概是當時的人習慣指著自己的鼻子說:「我就是xxx」、「這是我的!」、「這是我幹的!」

秦俑/ David Castor攝/維基百科
五牛圖(局部)/ 唐代韓滉繪

案例3:假借洪水氾濫來代表從前

從前是個很抽象的時間概念,要如何用圖像語言來表達呢?

講到上古史,一定會提到:「從前從前,堯做王的時後,洪水氾濫,直到大禹治水後才平息。」由於這個典故,於是古人便用以下的敘事性圖畫文字來代表從前。

昔的本意是洪水氾濫的日子,引申為從前。《孟子》如此引述這段歷史:「昔者,禹抑洪水而天下平。」

1864年/大洪水時期/Ivan Aivazovsky繪

案例4:假借低垂的麥穗來代表即將來到

即將來到也是個很抽象的時間概念,要如何用圖像語言來表達呢?

低垂的麥穗看起來好像在向人招手:「快來收割呀。」古人看到這情景,很自然地聯想到收割的日子來臨了。

來的甲骨文是麥穗低垂的象形字,引申為即將來到。

在甲骨文用語裡,這個字除了偶爾被用來代表麥子以外,大多被用來代表來臨、往來、前來等。

Maurice Flesier攝/維基百科
來的甲骨文

案例5:假借快跑的人來代表早死

要如何用圖像語言來表達早死呢?

夭的甲骨文是一個邁開大步快跑的人。夭的本義是跑得快的人,但由於這個人跑得太快,人生一下子就跑完了,所以引申為少壯而死、短暫的燦爛,常用詞有早夭、夭折、夭亡、桃之夭夭(奔放的桃花)等。

古希臘/雙耳瓶/傳令兵/大英博物館
夭的甲骨文

西漢的霍去病17歲就大敗匈奴,他在沙場上總是快如閃電,令敵人聞風喪膽,短短3年的征戰就讓匈奴一厥不振,是漢武帝擴張疆土的最大功臣。遺憾的是,他的人生跑得太快,僅僅22歲就夭折了。

案例6:假借翻筋斗來代表千變萬化

物體的變化是個抽象的概念,要如何用圖像語言來表達呢?

在古代,幾乎每個孩子都會翻筋斗,身手矯健的人還能連續變換好多種姿勢,真是千變萬化。化的甲骨文是翻筋斗的象形字,引申為改變,常用詞有變化、轉化、感化、教化、化石等。

甲骨文

案例7. 假借男性生殖器來代表祖先

祖先是一個抽象的概念,要如何用圖像語言來表達呢?

且(祖)的甲骨文、金文與篆文都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字,引申為祖先。在甲骨文用語裡,「且」多被用來代表「祖」。

西漢/銅祖/劉非墓出土
甲骨文
金文
篆體

依據考古發現,中國境內出土了許多男性生殖器的新石器文物,其中以陶製為大宗,被稱為陶且(祖)。其它還有石製、玉製、木製及銅製的,出土遺址遍及全國。為什麼生殖器會被用來代表祖先呢?顯然是跟繁殖的概念有關,因為每個人都是祖先透過生殖方式繁衍下來的。

案例8. 假借祈雨舞來代表無

如果你是倉頡,你要怎麼畫出虛無或空無呢?

無的甲骨文(如下圖)代表跳祈雨舞,後來將雨省略。

在甲骨文用語(卜辭)裡,無代表跳祈雨舞。例如:「無,大雨(跳祈雨舞,後來果然天降大雨)」

古代若遇到久旱不雨的季節,就會跳祈雨舞。下圖是美洲印地安酋長跳祈雨舞的情景。無的本意是跳祈雨舞,由於沒有雨才需要跳祈雨舞,所以引申為沒有,常用詞有乾旱無雨、無水等。

1838年曼丹人的祈雨舞George Catlin
無的字源樹

案例9. 假借油燈來代表主

下圖是新石器和商代的油燈,油燈上頭有一個小碗,裡面加上油,再放入一條棉線做的燈芯,接著點火,就會出現燈光。

新石器龍山文化/陶豆燈
商代/陶豆燈

下圖是漢代執燈圖,掌燈人手上拿的應該是油燈吧!

甲骨文
篆體

主的甲骨文是一盏油灯的象形字,本義是燈,引申為主要的。

為什麼一盞燈會產生主要的、主角等意義呢?因為在古代,一到了黑夜,什麼都看不見,這時候,只要有人點亮一盞燈,就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。毫無疑問的,在黑夜裡,燈光才是主角,才是真正的大明星。如果沒有燈,什麼都看不見。

下圖是燈的文字流變圖。圖中顯示,火是燈的主要光源,最原始的燈是陶土做的油燈,接著出現了青銅燈(鐙),後來又出現了蠟燭,最後出現了電燈。

案例10. 假借熊來代表大能勇士

熊的手掌力大無窮,一巴掌可以打昏一頭牛,還可以像人一樣站立,所以,古代的大能勇士被稱為熊羆之士。黃帝的部落百戰百勝,號稱為「有熊氏」,並以熊為圖騰來象徵族人的強壯。

能的金文是一隻有利嘴及利爪的熊,本意為熊,引申為力量、本領,常用詞有能力、才能、能幹、能夠、能量、電能等。

能的金文

像以上的假借法案例,實在是不勝枚舉,所採用的方法無非是自然聯想法。例如:

看見月亮就聯想到夜晚,

看見洪水氾濫就聯想到從前,

看見麥穗低垂,就聯想到收割的日子來臨了。

看見翻筋斗就聯想到物體的變化,

黑夜裡看到燈火就聯想到主角、主要的…

假借法是來自於引申義還是同音假借?

許慎認為假借字是來自於同音字。當找不到具有這個意義的字時,就借用一個同音字來替代。《說文解字》如此詮釋假借法:「本無其字,依聲托字,令、長是也。」

許慎的這套說法遭到章太炎毫不留情的反駁,並認為假借並非來自同音字,而是來自於引申義,他說:「 所謂假借, 引申之謂耳。惑者不察, 妄謂同聲通用為假借。」

透過大數據分析,甲骨文裡出現相當多假借字的案例,整體而言,都是透過人類的聯想力,再賦予引申意義。

以反證法來驗證許慎同音假借的錯謬

許慎認為長就是假借法的典型案例,他如此論述:「長,久遠也。從兀從匕。兀者,高遠意也,久則變化。」

首先,許慎認為長是由「兀、匕」所組成的合體字,本意是久遠。 事實證明,長是由考(或老)分化出來的字,與「兀」、「匕」完全無關連,此說明了許慎的引喻失據,引據來源錯誤,推論結果自然跟著錯誤。

以下是長的文字演變流程圖,圖中顯示,長與老都是從考分化出的字,老與考的甲骨文都是拄杖老人的象形字,而「長」的甲骨文則是長髮的拄杖老人。

為何許慎會產生這樣的錯誤認知?究其原因是他只見過篆體沒見過甲骨文與金文,既然無法得知假借字產生的初始原因,難免錯把引申義當作本義。既然找不出根源,最終只好推說是同音假借。殊不知,同音假借是戰國以後才出現的非正規現象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